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法语和汉语语言基础,能熟练进行双语转换,具备在特定领域内从事专业笔译的能力。了解专业翻译实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高级翻译技巧,熟悉翻译业务,在专门领域的笔译能力达到专业水平。
3、具有相应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能追踪和把握翻译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英语),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及所学专业的相关文献。
二、培养方向
法汉互译(笔译):本方向以专业领域的笔译实务为主要内容,主要通过教师或专业译者的指导和一定程度的理论教学,提高笔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主要翻译领域涉及文学、文化、经贸、科技、传媒、法律翻译等。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翻译(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累计在学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含实习),专业选修课程视当年教学实际情况而会有所变化。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 | 考核 方式 | 最低需修课程 门数及学分 | 备注 | 
  
   | 必修 课程 | 公共必 修课 | 政治理论 | 54 | 3 | 1 | 讲座/ 自学 | 考试/ 论文 | 所有课程均需 | 
 | 
 
 
  
   | 
 | 
 | 中国语言文化 | 54 | 3 | 1 | 讲授 | 考试/ 论文 | 修读(6学分) | 
 | 
  
   | 专业必 修课 | 翻译概论 | 36 | 2 | 2 | 讲授/研讨 /实践 | 考试/ 笔译 | 所有课程均需 修读(6学分) | 
 | 
  
   | 基础口译 | 36 | 2 | 1 | 
  
   | 基础笔译 | 36 | 2 | 1 | 
  
   | 方向必 修课 | 文学翻译 | 72 | 4 | 2 | 讲授/研讨 /实践 | 考试/笔 译 | 所有课程均需 修读(8学分) | 
 | 
  
   | 非文学翻译 | 72 | 4 | 
  
   | 专业选修课 | 第二外国语(英 语) | 36 | 2 | 1 | 讲授/研讨 /实践 | 考试/笔 译 | 至少选修7门课 程(14学分) | 
 | 
  
   | 翻译理论与实 践 | 36 | 2 | 2 | 
  
   | 汉法语言文化 比较 | 36 | 2 | 2 | 
  
   | 笔译工作坊 | 36 | 2 | 3 | 
  
   | 国际政治与经 济 | 36 | 2 | 3 | 
  
   | 经贸翻译 | 
 | 2 | 3 | 
  
   | 文体学 | 36 | 2 | 3 | 
  
   | 传媒翻译 | 36 | 2 | 2 | 
  
   | 科技翻译 | 36 | 2 | 2 | 
  
   | 词汇学 | 36 | 2 | 1 | 
  
   | 中外翻译简史 | 36 | 2 | 1 | 
  
   | 翻译批评与赏 析 | 36 | 2 | 3 | 
  
   | 法律翻译 | 36 | 2 | 2 | 
  
   | 法国文学作品 研究 | 36 | 2 | 3 | 
  
   | 法汉典籍互译 | 36 | 2 | 3 | 
  
   | 补修课程 | 导师可根据培养需要,安排研究生补修有关课程,不记学分。 | 
  
   | 教学实践(实习) | 可采用在(顶)岗工 作或实习在内的多种 方式进行 | 4 | 
 | 
 | 考查 | 4学分 | 
 | 
  
   | 所需修学分 | 不少于38学分 | 
 
五、培养方式
1、翻译(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
2、入学后第一学期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采取课程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也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本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3、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15万字的笔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5、研究生必须参加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完成学业。
六、教学实践和实习
教学实践和实习是全面提高翻译(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可采用在(顶)岗工作、实习、参加翻译项目等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
七、考核方式
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或论文或笔译)和考查,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律为考试(或论文或笔译),其余课程为考查。考试按照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八、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形式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三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1、 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选译文本字数不少于10000字,字数均以汉字计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4、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及研究论文用法语写作。按照规定的体例,要求行文规范、主题明确、逻辑性强。
(二)学位论文的撰写流程
研究生在第二学期期末,向导师的所在学位点提出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核定后,要立即制定论文分阶段计划,并开始进行撰写。论文必须在第四学期第三周前,将全文和摘要(摘要包括中文、外文两种)撰写完成,并送交导师审查。论文要按有关规定及时组织评阅和答辩。
(三)学位论文的学位水平要求
1、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在选题上有实用价值,在研究方法上有新见解,能选用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出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所掌握的系统的专门知识,在选题、方法、观点、处理手段等方面体现本研究方向发展的水平。
(四)学位论文的评审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
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九、教材和参考书目
 
详见www.grs.ynu.edu.cn。